簸箕
簸箕的意思、簸箕怎么读
拼音:[bò ji]
簸箕 基本解释
1.扬米去糠的工具。
簸箕 详细解释
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唐诗纪事.卷六二.郑嵎》:「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也称为「畚箕」、「畚斗」。
扫地时盛尘土的工具。
网络解释
簸箕簸箕是一个词语,读音为bò ji,释义有三种,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斗和簸箕被赋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另外还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出自贾思勰 《齐民要术》。
簸箕造句
1、学校大扫除,我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簸箕。
2、全村条编手艺人集中于此从事簸箩、簸箕加工。
3、队伍越过了几个簸箕的山路,拐过数个挨挨挤挤的树杆。
4、爷爷之前靠卖簸箕维生。
5、我的爷爷会做簸箕。
6、我帮奶奶把凉席上的红苕干收进簸箕。
7、他把地上破碎的纸片扫到簸箕里。
8、他披着邋邋遢遢的旧衣服,闷闷地拿着扫帚和簸箕出门。
相关词语
簸组词
颠簸
簸箕虫
水簸箕
晴空颠簸
簸谷
簸土扬沙
颠簸不破
箕组词
畚箕
克绍箕裘
簸箕虫
水簸箕
撮箕
箕踞
斗箕
其他相关
字母B开头的词语boji名词
上一篇:迅跑
下一篇:媒衒
相关汉字解释:簸
箕